为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打造升级红色剧目《民族脊梁》,6月20日,由辽宁科技学院、中共本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本溪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本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本溪市委员会、本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本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本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人文艺术学院和共青团辽宁科技学院委员会承办的辽宁科技学院大型原创音乐情景剧《民族脊梁》3.0版精彩上演。校领导班子、校外来宾与全校师生700多人观看了演出。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自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我校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剧目+思政”的育人模式,真正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民族脊梁》大型原创音乐情景剧,通过歌曲、舞蹈、乐器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再现了抗战时期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和东北抗联游击根据地长达十四年的波澜壮阔的我党我军历史上艰苦卓绝的斗争篇章。剧目共分为“义勇军魂”“气贯长虹”“患难与共”“逐梦前行”四个乐章,通过重要历史节点、经典历史场景和主要英雄人物时空重现,生动诠释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基本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辽东地区涌现出的邓铁梅、唐聚五、杨靖宇、李红光、李敏焕、李德衡、宋铁岩等爱国志士和抗战英烈的群体形象,弘扬宣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联精神,极大地鼓舞感染新时代青年一代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励志报国。
序幕舞蹈《失落的河山》
第一幕《义勇军魂》 歌舞《起来东北男儿》
第二幕《气贯长虹》器乐合奏《游击队进行曲》
聚焦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脊梁》大型原创音乐情景剧是由辽宁科技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艺术作品。《民族脊梁》3.0版本更注重政治性、地方性、艺术性、原创性。作品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故事链完整,学生们在舞台上与英雄对话,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拓视野,砥砺理想与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奋斗志向,展现了学校将抗战抗联革命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课程思政成果,推动学校用东北抗联精神铸魂育人工作取得新成就。《民族脊梁》3.0版,以音乐情景剧的形式来展现本溪地区抗战抗联的斗争历史,形式新颖开创了先河,以新载体、新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让师生在创排红色剧目过程中,感悟党的思想伟力,培育家国情怀,树立“演一次英雄,一辈子活出英雄气概”的豪情宏志,从而提升党建和育人质量。
第三幕《患难与共》独唱《在你的目光里》
第四幕《逐梦前行》表演唱《未曾离去永少年》
彰显艺术之美,谱写育人新篇。《民族脊梁》重点反映辽宁地区抗战艰苦历程和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是我校创新形式开展思政教育、以美育人的特色品牌项目。该剧经历2017年、2019年的演出,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了《民族脊梁》2.0版本。本次上演的《民族脊梁》3.0版本更注重原创性,凸出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和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内涵,在灯光、舞美、道具、服装、音响等方面全面升级,七年磨一剧,师生潜心七年用真心、真意、真情、真诚倾力打造原创音乐情景剧《民族脊梁》。纵观整部剧本,选材得当,气势恢弘,内容饱满,发人深省。在创作手法上堪称精彩多样,在表现形式上可谓形象生动。演出以“民族脊梁”为主线,每个乐章配用大量的历史画面和背景视频还原流逝的岁月,采用时光留声机的旁白形式,综合运用合唱、歌曲、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将抗日战争起始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和抗战英烈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展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可歌可泣、悲壮雄浑的不屈意志和抗争精神。演出使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磨练专业素养,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艺”心向党,推动红色文化可触可感,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第四幕《逐梦前行》合唱《你与梦想同在》
省委主题教育第十八巡回指导组成员,省关工委驻会执行副主任单成繁,本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永莉,中共本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马照谦,市关工委主任王桂馥,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毕雅芳,中共本溪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代玉堂,本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远廷,共青团本溪市委员会书记杨嵬松,本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潘涤非,本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高治寰,本溪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董安鑫以及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分行、辽宁小市一庄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市电视台、本溪日报社等各界来宾观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