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学生工作 | 抗联学院 | 招生就业 | 审核评估 
站内搜索:
 
  学生工作
 学团活动 
 学生风采 
 
  学生风采    
优秀班导生
2014-05-24 00:00 佚名  院办

步履不歇

她就像柔和的葵花,永远迈着坚韧的步伐迎着太阳,却不忘回头将种子播撒给我们,让我们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汲取她的养分,延续和成长。

曹观远——广告BG111学习委员,2013届广告专业的班导生。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个头娇小、亲切可人,却无法估量这小小的身体中居然凝聚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她拿过的奖项十指都无法数尽,“国土杯”、全国英文口语大赛、国家奖学金……每一份奖项的含金量都不可小觑。敏捷的思维,流畅的口才都是专业老师极为推崇的能力。她积极跻身于学校的各大活动中,“校传媒”、“迎新晚会”,无处不见她的身影。据她所说,她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即使不能切身体会,可看到她眼中的熠熠光芒和从不消退的激情时,低头看看自己,却发觉生活太得过且过。

作为一位班导生,她已经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大一新生的榜样。

在刚开始接触2013届广告专业的学弟学妹时,她在给大家事无巨细的介绍完学校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情况后,她一直将专业学习作为一个着重的切入点带到懵懂的学弟学妹面前,长久以来也真可谓是遵遵教导了。

从刚入学到现在,广告专业的新生们基本上所有关于广告专业的准确信息来源都来自于她。大到就业前景、专业课进程,小到专业老师的脾性和教学方式。她都为学弟学妹们在接触任何一门新课前做了一个很好的缓冲,让他们对自己做好定位,给自己的将来确定明确的目标,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在广告专业教研组的老师眼中,她也是极受器重的一个,所以很多内容都是由大三的她来和新生接洽,忙这忙那,就算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她也想像一块海绵一样汲取着渴望学习的一切。

“是她让我们了解广告的情谊,是她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如此激情。”一句话,道出了广告13届同学对这位副班的感激之情。

在生活中,她的笑脸无处不在,洒满了我们内心的每个角落。时常到寝室和班里积极和大家沟通,与大家一起玩乐,也一起学习。了解同学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长,并且与老师做好沟通,成为一个呵护新生成长的桥梁。

她带班严守纪律,不盲目跟风,坚信和保有自己的特色,为自己的小班锻造出了一批骨干力量。

作为学姐,她善于助人,性格温顺。

作为一名班导生,她始终在为带好新一届的广告人不懈地努力和付出!

(编辑:范潇月)

可爱的你

当我知道我将成为13级班导生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爱上辽科,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辽科学子。

——胡娇阳

胡娇阳——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汉语言BG122班本科生。她曾荣获学校多项奖项,是个负责任的好班长,在同学间是个佼佼者,同样是新生的知心姐姐。她阳光般的微笑使新生有种亲切感。

她是一名优秀的班导,迎接新生那几天,主要是收取新生档案、带领新生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以及带领新生熟悉校园环境。这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可她期待见到每一名新生。看见新生带着行李,脸上充满着好奇与憧憬,种种懵懵懂懂的行为让她想起了刚入学时的自己,这让她越发的爱惜他们。

由于学校对于内务这一方面管理的比较严格,因此她提前让新生开始整理内务。9月初她同时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十二运志愿者,但她并没有放松对新生内务的严格管理,真真切切的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直到现在,汉语言13届的寝室卫生依然保持得很好,并且多个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

炎炎烈日下,新生们稚嫩的脸上满满的都是认真,一次次震撼的队列演习,一声声响亮的口号呐喊,看着大家一步步的成长,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半个月的军训,她一直陪伴着这群弟弟妹妹,陪着他们一起经受着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陪着他们迎接大学的第一次考验。15天,她变得黑了、瘦了,但依旧不变的是她那青春洋溢的笑脸和充满鼓励的目光。军训,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团结与坚持。18岁,军训的洗礼,让稚嫩的他们真正的长大成人。

半年的时间,她与新生朝夕相处。在当班导的日子里,她处处包容新生,事事替新生考虑周全,毫不吝啬地讲述她的经验,为的是让他们少走些弯路。乐观幽默是她的一大亮点,做事干练是她的主打风格,为人豪爽是新生们有目共睹的。有了这样的班导相信新生的大学生活会变得愈发的丰富、愈发的绚丽。

(编辑:贾楠)

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从上学期被推选成为人文艺术学院13级班导生以来,他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活动,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度的热情与责任心去感染和带领13级学弟学妹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这之中得到很多的锻炼,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他就是艺设13级班导生——潘永宝。

身为班导生,他经常深入到新生当中,及时掌握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朋友,也学会了更好的沟通。他虚心吸取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意见和建议,并探索适合自己的带班方式。他认真的带领学弟学妹做好每一次工作,搞好每一次活动,不仅给学弟学妹带来了欢乐,更增强了他们的班级凝聚力。

在生活上,他给予新生极大的关怀和鼓励。新生们由于刚刚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很多地方还不适应,有的同学甚至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连内务都不懂得怎么整理。在军训的时候,他全程陪同大家。晚上进入宿舍,与大家一起交流叠被子的经验,尽最大的努力达到优秀寝室的标准。在此期间他还告诉大家怎样安排作息时间,怎样调整好心态适应大学生活。他赢得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支持。

在学习上,他花的功夫是比较多的。由于上个学期,面对进入大学的里比较重要的考试,很多同学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手。他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并且在所带的班级成立学习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落后的学生取得了进步,也使他与班级同学之间增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回顾带班的经过,他曾说:“这个学期,虽然开始的时候很辛苦、很累。但是看着他们慢慢成长,慢慢熟悉了周围的一切,渐渐有了自己的方法和能力,这一刻,我感到很欣慰。真心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大学四年,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活动,不断的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最终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编辑:张子琪)

珍 惜

他是人文艺术学院,小教BS111班的宋建,现任人文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曾在2013-2014学年秋季担任小教BS131班班导生工作。在做班导生工作期间,虽然辛苦劳累,但是他认真的履行职责,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刚入学的这群懵懂的大一孩子的身上,他洒满了辛勤的汗水,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带领着他们。他很阳光,很亲切,永远不辞辛苦。

在新生管理方面,由于新生刚刚踏进大学,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是同时又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带领新生们熟悉大学的生活。

在寝室内务方面,他教给新生叠被的方法,物品摆放的要求,认真的指导,从来不言辛苦。

在新生军训后,他组织所带班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让新生更加深入了解周围的同学,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在以主题为“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他让大家熟悉彼此,促进交往,建立归属感,促进他们对自我的了解,增强自信。

由于班级里比较内向和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生活上、在心理上都需要班导生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他帮助特殊困难学生度过心理难关。一方面,他积极与老师沟通,为他们争取奖助学金,帮助他们减轻一点生活的负担。他不仅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经常联系,并且引导他们融入周围同学的大圈子。另一方面,让他们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大学生活的热爱。他知道,这些同学需要特殊的关注,但是又注意不能过于明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关心他们,又不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因为自己家里情况特殊而产生自卑的效果。

他鼓励新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他向新生们介绍各个社团的详细情况,以及学校每年校园文化节的各个比赛活动,让有才能的同学能够提前准备,把握好每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方面,刚入学期间,没有班委会,班级的整体建设队伍不健全,他发现新生班级中优秀的同学,使他们通过竞聘演讲以及同学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的学生骨干队伍。并鼓励班干部们热心为同学们服务。

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他与新生们共同克服炎热的军训生涯,共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甘苦、共欢笑。带班的日子宋健特别珍惜,珍惜彼此的感情,珍惜这份集体荣誉感,珍惜在此期间的一切。他真正践行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编辑:宋玉)

细节决定成败

闻君——环设BG132的班导生。现任艺设BG111班学委,人文艺术学院学生会女生部部长。

在大一的时候闻君就一直非常向往做一名班导生。因为在她心中,班导生是个非常特别的人:它不是老师,也不是辅导员,但它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当她得知自己被选为13级的班导生时,就下决心一定为学弟学妹们作一个好榜样。

迎新生工作开始,她和其他班导生一样开始了忙碌的初期准备工作。

从召开主题班会,内容包括安全问题、请假问题、晚检制度,到学院对宿舍的卫生要求,从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助学贷款,到即将要开展的军训、运动员的选拔等等。这些点滴小事她都认真耐心的为大家讲解。

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活动中,军训、入学教育,开学典礼,同时还要选拔临时负责人。军训动员会、运动会动员会,她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

当同学们已经开始熟悉校园环境的时候,她又简单的让同学们对本学期科目有所了解,对本专业有所了解。针对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她告诉他们有以下这些证要尽可能拿到手:英语A级证书,计算机二级,她对同学们说:“看似很难,但我觉得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她不断地给大家加油打气,让大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有信心。

她鼓励锻炼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眼界,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她检查上课的迟到现象,教各个寝室叠军被,抽查寝室卫生,抽检违规用电等等。

就是这样的一个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她检查所带班的晚自习情况。并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指出,加以纠正。她帮助特殊困难学生,关注他们,关心他们。

几个月的时间里,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断的帮助新生。从教室到寝室,从学习到生活,只要是同学需要,她都会义无反顾的帮助。

在关心同学的同时,对同学们的内务要求也十分严格。在工作中她是个严谨认真的人,在生活中她是指引方向的大姐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做一个负责任的班导生,是闻君一直以来所努力的方向。

(编辑:张子琪)

旭日朝阳

吴旭,2013级绘画专业班导生,第一眼见到她便被她那朝阳般的笑容所吸引。一晃,大一新生已经到校四个多月了,如今回想起刚入学的场景,她依旧历历在目。

班导生可以为大一学生打开第一扇窗,为大一学生指引一个前进的方向,吴旭对班导生这个职位信心十足。经过严格的选拔、培训、考核,优秀的她也成为了班导生队伍中的一员。

迎接新生是所有班导生工作的开始,新生入学后要及时掌握班级学生思想情况,并针对学生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协助班主任开展适合学生思想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教导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指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她深入了解班里的每位同学,常与同学沟通,可以称得上是学弟学妹们的“良师益友”。

军训时,吴旭坚持无论烈日还是暴雨,始终与弟弟妹妹们站在一起。她时常与大家谈心,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在心理和生活上给予新生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随着军训的结束,迎新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学生工作也步入正轨化和日常化。她开始引导同学们进入学习和生活状态,了解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积极协助班主任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协助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同学们的思想状况,对待学习、生活困难学生情况及时了解并耐心帮助。

在她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也给了她一次难忘的回忆。半年的毫无保留的关心与付出,汇聚成如今优秀的绘画13届,在同学们的眼里,班导吴旭始终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更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的引路人。

(编辑:宋玉)

展翅翱翔

雏鹰的翅膀正是经历了风雨,才更加强壮,足以“遮天蔽日”。

杨洋——汉语言BG122班学生,现任班级生活委员,分团委宣传部部长,2013届广告BG131班的班导生。生活自律,成绩优秀,获得过优秀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诸多奖项。

他是一个争取把基本工作做到最好的人,从接手新生开始,他就在事无巨细的为他们打理着一切。再他看来,他的做法就是想为刚进入新环境的我们消除陌生感,通过他自己的经验,让大家少走弯路,再通过自己的摸索学会步履自度。

他十分重视小班学生对大学生导论的学习,他常常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以及请假流程屡次重复,逐渐让制度在大家心里扎根,而慢慢培养起极好的自律性。

他带着大家将脚步迈向整个校园的点点滴滴,在耐心的交流中让大家尽快的熟悉教学楼、宿舍、浴室、食堂以及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的位置。再一步步帮助大家熟悉身边的工具,如何打热水,如何用一卡通,如何就餐,怎么进图书馆,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等。

他总是用一点一滴的关怀给予着离家在外学子萦萦而绕的温暖。他慢慢引导大家详熟自己的大学生活,告诉他们如何丰富生活,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

在那十几个毒日头底下,他始终陪伴着、坚守着。军训的日子艰苦、枯燥又难熬。面对着大家留下的每一滴汗水,他都在加倍的体会和忍受着。

在班干部选举结束之后,他细心的将每一位班级同学的性格和相处方式教给班长,通过一段时间以来他和大家的接触,他将所有得到和有用的东西毫无保留的摆在了大家面前。

可是就算是年纪稍长的他,说到底也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也会冲动和焦躁。但正是因为这些,他才更加真实的让大家感受到他的用意,真真切切的陪伴着新生的成长,大家有自己的收获,他也有他的所得。

他对小班里滴滴每个同学都很关注,用他的方式为每一位同学或多或少都做了努力,他的关心和照顾让大家在面对这个陌生的土地和人群时不至于害怕,给予大家一个强大的臂膀和依靠。

相信看着大家慢慢从青涩懵懂的样子变为热情洋溢的投身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成长时,就算再苦再累,他也会觉得值得。

所以,无论他是学长也好,是班导生也好。始终为大家着想不变的是他,始终保护大家不会摔倒的是他,始终陪伴大家成长的也是他。

杨洋——一名优秀的班导生!一位亲切的朋友!

(编辑:范潇月)

青春绽放

她——在三年的大学时间里,各种荣誉称号集于一身,一张张红色的奖状彰显着她的努力与智慧,她就是赵俊媛——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汉语言BG111班的本科生。她作为汉语言BG132班的班导生,从2013年接新生到现在,她已经成为新生当中的一份子。新生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敛含蓄,在她看来新生就是她的弟弟妹妹。

在此期间,她按照学校领导提出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要求,积极、主动、有效地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她换位思考,一切从新生的角度出发,她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新生刚刚步入大学,对于陌生的环境还不适应,她每天下到班级、寝室里和新生交流,去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一点点帮助新生绘制着大学四年的蓝图,通过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新生接受崭新的大学生活。她用她的经验指导新生适应新的生活,每天从早到晚和这群弟弟妹妹在一起,让他们在大学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她本身就是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这次能带本专业的学弟学妹,她可以对新生有所指导,向新生传授知识经验,帮助新生增强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她知道做班导生工作,首先要和新生成为朋友。在军训期间她对新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自己放在这个集体中,真诚对待每一个人,以诚相待,推已及人。

今年已经大三的她,在带班之前她还积极的参加了十二运的志愿服务工作,可想而知她忙得不可开交。但即使这样,她的各项工作依然做得都十分到位。在第一次给新生开会时,她就给新生提了一点要求,那就是团结。如今她带领的新生能够独当一面,在院系的各项评比和活动中都能齐心协力,取得多项荣誉。她的每一份付出都将在新生的日后成长中看到果实。

半年多的时间,她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弟学妹,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

(编辑:贾楠)

(从左一至右依次为曹观远、胡娇阳、潘永宝、宋健、闻君、吴旭、杨洋、赵俊媛)

关闭窗口

人文艺术学院 Copyright 2011-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邮编:1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