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学生工作 | 抗联学院 | 招生就业 | 审核评估 
站内搜索:
 
  学生工作
 学团活动 
 学生风采 
 
  学团活动    
传钢铁意志,燃热血青春——人文艺术学院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钢铁意志》
2023-06-08 14:28 于苗 

“一炉好钢总是要千锤百炼”,穿越厚重的历史,回望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跟随新中国第一代炼钢工人的脚步。202365日晚7点,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带着对钢铁人坚如磐石般信念的探究,人文艺术学院组织大一至大三年级同学及全体学生党员集体观看了《钢铁意志》这部爱国影片,一起见证这段峥嵘岁月。

微信图片_20230606104043

“天外大雪纷飞,车间寒风凛冽,高炉里铁水沸腾......”,这最开头的场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70多年前辽宁的那段艰难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高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通过对钢铁人重建鞍钢故事的讲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忘我的奉献精神,唱响了红色主旋律。

影片将取景地定在辽宁本溪湖钢铁工业遗址群,作为一名本溪高校的学生,在看到电影中的场景时,有着莫名的熟悉感。这部电影承载着辽宁人浓浓家国情怀的影片,很能引起拥有百年现代钢铁发展史、为共和国钢铁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本溪人的心理共鸣。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故事,因为有了信仰和希望,有了目标和期盼,有了战友和团结一致的氛围,于是平凡的人便有了为之奋斗的动力。影片中当孟泰前往抗美援朝前线慰问,亲眼目睹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抵挡美帝国主义的钢铁洪流时,悲愤心情溢于言表。他们把志愿军在战场上的顽强精神,化作冶炼钢铁的钢铁意志、不竭力量,加班加点、集思广益、不眠不休,把高炉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有着钢铁意志的鞍钢人,他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才有了新中国的第一个钢铁基地,才有了源源不断生产出的钢铁去支援国家建设、去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微信图片_20230606104051

巍巍高炉,燃不灭革命信仰,淬不尽钢铁意志。通过本次观影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应“有刚劲”、“有韧劲”,秉承前辈们钢铁般的意志,努力刻苦学习,在新时代中展现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新的挑战,传承红色精神,根植红色血脉,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闭窗口

人文艺术学院 Copyright 2011-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邮编:1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