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我校广告学专业为新闻传播类专业之一,人文艺术学院广告学专业于11月5日15:00-16:00时间段内,在我校智慧东楼VR实验室全程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启动仪式直播,院长任丽华、副院长白冰洋、副院长刘平平、广告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广告学专业18、19及20级全体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新时代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本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承办。
会议播放了视频短片,简单介绍了大讲堂的内容及制作团队,大讲堂邀请了14家主流媒体参与抗疫一线报道,42名新闻记者录制了32集视频教学内容,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中国新闻记者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专业素养。
会议邀请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就大讲堂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除了短片中所提及的讲堂由14家媒体单位录制讲述外,她指出来自全国高校的1391个新闻团队共同参与网盘制作,面向全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上好这门课程提供延伸与补充,体现出新闻传播与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高晓虹教授强调,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极具开创性的,它是中国新闻传播教学史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是通过集中最优秀新闻资源、汇聚最鲜活的抗疫报道、总结最深刻的报道体会建成的新课堂,是借助先进的设施技术媒介铸造的云上课堂,是有温度的思政大课。
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总指挥刘刚表示这次的疫情报道工作“很困难”,他高度赞扬了前线新闻工作者:“明明以身体不适为借口便可避免奔赴前线报道的重任,然而记者坚持去武汉的理由只有一个,履行职责。”刘刚呼吁广大新闻传播类学子要向英雄和祖国致敬,做心怀祖国的媒体人,进行有温度的传播、有深度的思考。
刘刚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这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核心,为的是在新闻传播领域打造一支强大的未来队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发言中概括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的意义:是新时代培养新闻人才的需要、是新文科建设的需要、是创新教育,更重要的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需要。自然社会发展水平与哲学社会发展水平如同国家发展的双翼般,习近平主席指出:只有两个翅膀都强,才能一飞冲天。可见,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提高的是国家的软实力,文科教育举足轻重,新闻科则更是不言而喻。
吴岩表示,培育时代新人背景下,国家精心谋划并具体实施,每年设立一个最具时代感的主题,并不断强化思政教育的作用。同时,他感谢逆行者,感谢新闻记者在抗疫中发挥出及时的信息传播作用,是他们的传播工作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以疫情实情报道为题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也将传递出浓郁温情,使它成为不仅是最生动的国情大课,还是有温度的思政大课、高水平的专业大课。
他还指出,大讲堂将设入新闻传播类专业必修课,通过精心谋划,精心组织,采取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打造出新闻理论与实践、传统手段与新型媒体融合的光亮旗帜。
主持人总结说,吴岩司长以纵观新文科全局的高度具体开展了工作部署,标志新闻传播教学的创新发展,寓意诞生出新的希望。
最后,教育部领导与13位代表于倒计时后共同开启开幕,宣布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
本次大讲堂开播仪式,使我院广告学全体师生感受到新文科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为广告学专业新一轮教学改革带来新启示、新要求、新示范,为今后专业发展改革提供新平台,广告学专业将密切关注大讲堂课程开设时间,认真组织师生及时观看学习。
窗体底端